最近一两年工作中敲代码的时间越来越少,关注用户体验,市场营销,领域知识更多点。偶尔也折腾点自己的side
project,经常会去思考怎样把产品做好。
产品是满足用户一定需求,能解决用户问题的虚拟或者现实中的东西。
用户愿意分享传播的
好的产品用户愿意推荐给身边的人用,如果你的产品自然增长没有流量需要思考是不是哪里出问题了。
用户体验要好
永远把用户放到第一位,从用户角度思考问题,成就他人顺带成就自己的产品。恶意用户可以选择不理会。
功能
简单,易用。不要一上来就搞个大而全的东西。
先实现MVP版本,不断迭代。不要用户给你说想要一辆车,你先交付他一个轮子。而应该先给他辆自行车。关于什么是好的MVP见下图。
UI交互
UI需要用户看见后进行大量思考这里点了会发生什么,那里点了会发生什么,或者用户完全不敢去操作。这里推荐一本书《don’t
make me think》书上很多都是Web的例子,不过现在依然适用。
上手成本(教育成本)
产品设计要简单,不要花里胡哨,追求大而全,最后让用户使用的时候需要一对一指导。好的产品是上手成本很低的,比如iPhone率先的触屏操作让现在小朋友和老年人都能超快上手智能手机。
最好的产品是自我解释的,不是边用边看说明书,好的icon,文案,配图,操作路径都能让用户使用过程中一气呵成。
使用效率要高
对于C端用户而言能提高转化,每增加一个页面就意味着转化率的降低。淘宝增加了一键下单,还有其他应用增加的免密支付。
对于B端用户而言能提高生产效率,提高人效,减少犯错成本,步骤越多犯错概率越大。见过一个产品上新要执行20多个步骤,关键在不同的地方去操作,统一到一个页面带上步骤条是最好的。
响应速度要流畅
很多后台应用列表加载大半天,提交一个操作没有loading一直要等到提交成功或者失败才会有提示,这期间大部分人要被逼疯。最近的一家公司就是这样,有大量SQL慢查询和不合理代码,优化后体验好了很多。对应C端的产品,缓慢的加载速度则意味着更多的用户流程,APP包太大导致下载太久也一样。12
用户反馈渠道
用户的声音应该被听到,这里面包含使用问题反馈,新功能需求反馈。这些有助于我们即使发现问题及优化产品,还能让用户感受到产品是活着的状态。
同时反馈渠道也是用户释放情绪的通道,减少负面信息在公众平台的传播。
腾讯的《兔小巢》https://txc.qq.com/
是个不错的第三方反馈系统,功能丰富,支持web,小程序,APP。同时还有各种实践分享。
构建长期稳定的服务
大部分产品都是短暂的出现就消亡了,在特定领域坚持下来的太少。特别是网站,每天消失的特别多3。archive.org
就是解决这种问题存在的,长期稳定的服务能为你带来更多的用户。
C端崩了可能用户就去换其他同类的应用去了,大部分互联网产品换其他类型产品的成本还是比较低。
B端崩了可能会导致其他使用的同事这个期间不能响应客户,工作无法开展。
做好各类业务监控,系统监控,提升SLA,提升交付质量,大部分的BUG能内部发现而不是靠外部用户反馈。
其他
产品是否需要符合科学
算命,占卜,取名类的产品可以看做娱乐性质,这种需求大量存在,但不能因为不合乎科学而不去做。